×

中体西用”之思考——读唐浩明的长篇小说《张之洞》“
  • 2023-12-26
  • 来源:西山煤电报
  • 浏览

从南方回来后,我便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作品中找出三卷本125万字的长篇小说《张之洞》进行读之。张之洞的一生,是一个文人加实干家和两广总督倡导“中体西用”、实业兴邦,到宰辅奋斗一生,追求实现“富民、强国”构想的真正开拓者和实践者。他是第一个把西方工业引进我国推广的第一人,并亲自督导创办了我国第一座大型铁厂,也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——汉阳铁厂、枪炮厂和大冶铁矿,又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,为谋求中国的富强,他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干了大半辈子,直到瞑目的一天,也没有看到国家富强的影子!

张之洞的父亲张瑛先后任贵州安化县和古州同知与兴义知府。少年张之洞天资聪颖,他年少成名,十三岁考取秀才,十六岁以乡试第一名成为解元。十六岁的解元,在科举史上极为罕见。有多少读书人年届不惑,还在为取得生员的资格焚膏继晷;又有多少读书人两鬓斑白,还在为举人的功名伏案苦读。而张之洞,只用了十六年的光阴,便顺利地迈进了许多人一辈子还走不完的科场苦旅。一时间,这个出生在知府衙门里的小少爷成了全国瞩目的神童。不料此后的十年,神童张之洞在通往会试的途中却连遭不利,在通籍十六七年后,四十三岁的他,仍然还只是一个洗马(官职:从五品),后在殿试录取中被慈禧钦点为探花,自此开始了仕途上的顺风顺水,他先后补任山西巡抚;两年半后,离开山西南下,任两广总督。在山西期间,他铲除罂粟,奖励农桑,戒烟禁烟,清查库款,查办贪官,整饬吏治,免除摊派,苏缓民困。在离开山西任上到达广州的第二天,他从前任手里接过两江总督印信起,在视察广东南大门虎门炮台,望着锈迹斑斑的铁炮,返回广州城的珠江航道上,他坚定了“学洋人,办洋务”的决心。后随着谅山镇南关大捷,他在资金见肘的情况下筹措资金,试办洋务,督建铁厂、枪炮厂,甚至遭人诬告参劾。他支持与时维新,资助康有为在上海创办《强学报》,并针对“西体中用”的设想,编著出版了四万余字的论著《劝学篇》,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而受到光绪皇帝的称赞。在“庚子之役”期间,他支持签署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“东南互保条约”,在八国联军攻陷京城,慈禧太后仓皇西逃间,保障了东南半壁河山在北方骚乱时的安堵。

在当时的体制下,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,张之洞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架构,包括他后来调任湖广总督和晚年内召京师授予大学士、军机大臣的时光里,作为官方大员,他把自己的毕生,倾注在“强国”的构想里。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说过,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近代人物张之洞。

有人评价张之洞:起居无时,号令无节,行为乖张,巧于仕宦;还有人说他好大喜功,糜费挥霍,崇洋媚外,沽名钓誉。

张之洞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?事业是辉煌还是虚幻?“中体西用”是导中国于现代化的正路,还是引中国于陷阱的歧途?他的强国梦为何不能圆?这或许是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当代中国人有兴趣探讨的历史话题,让我们去深思。

  (作者退休)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