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网上看到《半个父亲在疼》这篇散文,我读了好几遍,最深的感受便是:一份真感情,几把辛酸泪。我第一遍读这篇文章是在网友分享的微信公众号上粗读,第二遍是边读边记重点,第三遍是逐字逐句的精读……几次读下来我对这篇文章很是喜欢。
文章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,文字跳动间奏出了人世间的亲情百态。最主要的是,我能感同身受,我的父亲曾经也患过疾病,不同的是病的种类。记得在文章开头有句话:“父亲中风了。父亲只剩下半个父亲了。”话语虽然简单,没有华章乐谱,但却和题目相呼应,更交代了父亲的境况。记得高中时,我的语文老师便讲解了写文章的独门绝学“高氏五步法”,并且告诫我们开篇要尽快进入正题,避免长篇大论渲染,半天扣不了题。《半个父亲再疼》则用回忆和现实交叉的手法写了父亲的现在和过去,真心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。文章中写了过去父亲的整洁利索,精明能干,对“我”严厉有加,也写了现在,父亲多邋遢滞重,迂腐羸弱。在父亲中风后,“我”和爱人作出暂时不要小孩的决定,细致耐心地照顾着父亲。相比大哥结婚时都没有告诉父亲,面对身患疾病的父亲,大哥二哥各自推脱,都说他们工作很忙。“我”的做法推翻了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的言论。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信中写给两位哥哥的那句话:“看一眼少一眼了。”
“看一眼少一眼了”,是啊,岁月可以说是一把杀猪刀,人人都躲不过这一劫。匆匆岁月,苍老的是容颜,慢慢割去的是人的身体以及青春!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,父母去,人生只剩归途。如果你正好读到我的文章,如果你的双亲还在,要常回家看看,跟他们聊聊天,和他们吃一餐饭……真
的!当有一天你明白的时候,就成了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时候了,后悔真的都来不及了。
再看《半个父亲在疼》,大哥回来了一趟,带回了二哥的五千块钱,一再要“我”和爱人多担待,临走时还反复暗示“我”,对父亲要“放开”点,并说到安乐死。对比大哥二哥,“我”对父亲是一片真情,一份真意。文中几处深深打动了我。第一处是父亲要喝水,母亲不给,最后母亲去打纸牌,“我”倒了水给父亲喝,后来父亲尿裤子了,“我”帮父亲擦身、换裤子。第二处是“我”为父亲剪指甲。尽管小时候父亲打“我”,但“我”不记仇。第三处是“我”心里对父亲说的话:“为什么要救你,你是我的父亲呢。不救你我们就没有父亲了。好在现在还有父亲在面前啊。”是啊父亲母亲在,家就在,不论我们多大,在父母眼里,我们就永远是孩子。这篇文章真心值得推荐,除了文章中“我”对父亲的真心真情真意能够打动人,还有多处会让人泪流满面。
曾经有人说过,人在悲伤时会有不同的方法发泄,第一种反应就是哭,将悲伤化做泪水;第二种反应就是干,不停地干活把自己累趴;第三种反应就是笑,故作镇定和坚强。确实如此,从接触文字到现在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篇文章想要成为优秀的文章,往往不会把自己的感情仅仅表现在文字的叙述层面,而是会将自己的感情和泪水含蓄地表达,对于这一点,我觉得《半个父亲在疼》的作者做的很到位,不论是情感处理还是文字表达都拿捏的恰到好处,真心值得去学习。回归文章,在看文章几处写泪的写法,“父亲的一行泪就滚下来了。父亲哭的样子很滑稽,一半脸像在哭,一半脸像在笑。”这里不仅写出了父亲哭的样子,也写出了父亲对自己行为的无奈、沮丧和懊恼。“父亲就哭了起来,老泪一行一行地往下掉。母亲也哭了起来,最后大哥也哭了起来。”这里既写出了父亲见到大哥时的喜悦,也写出了父亲对大哥这么久才来,二哥没有过来看他的伤感。
说到最后我在这里总结一下,在写文章时,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收起来,把自己“置身事外”时,才能写出既感动自己,同时也感动别人的好文章,矫情和虚假是写作的大敌,饱含真情实感才是文章成功的秘诀。
(作者单位:镇城底矿)